互联网保险
在线投保平台

都保身故,定期寿险、意外险有必要都买吗?


最近有朋友问到,同样保身故,意外险、定期寿险有什么区别?有必要都买吗?只买一个行不行?同样的保额,意外险一年只要几百块,而定期寿险价格翻了几倍,为什么差这么多?

意外险、寿险、重疾险三种都是能够提供身故保障的,但很多朋友不太清楚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。

今天就从几个角度和大家来聊聊。

01
保障范围

意外险

可以保障意外导致的身故,比如交通意外身故、溺水身故等等。

需要注意的是,猝死、中暑属于疾病原因,不在意外险的保障范围内。

个别附加猝死或急性病身故保障的意外险,符合理赔条件的,还是可以获赔的。

重疾险

重疾险的身故保障,有的产品在基础责任内,有的做成可选责任。

相比意外险,重疾险的身故保障范围更广,既能保障疾病身故,也能保障意外身故。

不过,重疾险的身故保额是和重疾责任共用的,如果已经经过了重疾赔付,那么之后再身故,就得不到身故赔偿。

寿险

寿险是单纯保障身故的险种,只要身故就能理赔,不论是意外身故还是疾病身故。

从保障范围来看,意外险较窄,只保意外;而重疾险和定寿既能保意外身故,又能保疾病身故。

02
杠杆率

意外险只保障因意外导致的身故,而意外身故的概率比较小,所以意外险的价格十分便宜, 50 万保额,每年 100 多块就能买到,杠杆最高。

寿险虽然疾病身故、意外身故都能保障,但它的身故责任比较纯粹,价格居中,30岁女性保至70周岁,50万保额只要六、七百元,男性要贵一倍左右。

而重疾险则不仅仅是身故责任,还有轻症、中症、重症等保障,对比单纯的身故,概率要大很多,所以重疾险最贵,30岁男性,50万保额,保终身,带身故责任大概要8000元左右。

从杠杆率来看,意外险>寿险>重疾险。

03
三险种身故责任之间的关系

从三险种身故保障范围中,我们可以看到:

举个例子,老王分别购买了 100 万含身故责任的重疾险,100 万意外险,100 万寿险。

一年后,老王查出肝癌,获得了 100 万重疾赔付。

又过了一年,老王治疗无效去世。

这时候,重疾险已经赔付过,不会再赔付身故责任;意外险不符合理赔条件,也不会赔付,只有寿险的 100 万保额能够理赔。

但如果老王是因发生交通意外事故去世,那么重疾险因未赔付过重疾,身故会赔付100万;意外险、寿险的身故责任也都可以赔付,即老王的受益人共可获得 300 万元的理赔款。

如果老王的重疾险没有购买身故保障,那么意外身故只能赔付现金价值。

当然,现金价值和保额比起来只能算是寥寥无几。

很多人买保险,往往更关注健康保障,比较容易忽略身故保障。

我们购买保险的目的,是为了转移财务风险。

购买健康险,固然是希望在发生重大疾病时,能够获得治疗的费用,但又何尝不是为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,让家人的生活免于被拖入深渊。

我们所购买的保险,其生存金受益人是被保人,而身故金的受益人则是家人。

对于有家庭责任的的朋友,一定不要忽视身故保障。

意外险和寿险的身故保障不需要选择,大家要考虑的只是保额问题。

那么重疾的身故保障,要不要选呢?

保费预算充足的朋友,可以选择身故责任。

毕竟,并不是所有致人死亡的疾病都在重疾险的保障范围内。

更何况重疾病种中,除了恶性肿瘤等确诊即赔的病种外,还有一些需要满足一定条件才能获赔。

比如脑中风后遗症,就要求疾病确诊180天后,仍遗留下列至少一种障碍:

(1)一肢(含)以上肢体肌力 2 级(含)以下;

(2)语言能力完全丧失,或严重咀嚼吞咽功能障碍;

(3)自主生活能力完全丧失,无法独立完成六项基本日常生活活动中的三项或三项以上。

选择了身故保障,可以确保购买的保额是一定能够拿得到的。

保费预算有限,不建议选择身故责任。

保障型产品,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“保额要充足”。

预算有限,还是优先选择高保额。

身故责任可以通过定期寿险来弥补,比如定寿选择保到70岁,那时,大多不再承担家庭经济责任,有了重疾、医疗、意外的保障,也算是齐全了。

身故保障,其实就是我们对家人的责任和爱。

人不在了,爱在延续。

我们花钱买保险,最想要的就是一份可以应对未来风险的保障,意外险+寿险就是最佳组合,既互补又互相加强,如果在保障重叠部分出险,买了两者都可以赔付。

尤其是作为家庭支柱,将重疾险、意外险和寿险一起入手,多了保障多了安心。